“那……陛下欲派谁人?”
“刘澄!”
陈乔、徐铉二人,没有觉察李煜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咬牙切齿的状态。
随行人员百十余位,各司其职,但多数都是近臣、近侍,这个刘澄,偏偏算不上,他是出发之前,从太常寺调出来,临时给了个舍人的职位。
但是,到了常州之后,“刘舍人”也没多少机会,履行责任(跑腿传消息),反而每天在安置之处,闲得发慌。
如今,李煜终于提起了他。
陈乔认识刘澄,想了想说:“此人,倒是个能说会道的。”
“能说会道……”
李煜冷笑,这四个字,也可以理解为“见风使舵”,也可以理解为“毫无立场”,只不过,陈乔没说。
陈乔啊陈乔,还真是个君子,背后也不说人坏话。
之所以,说起刘澄,看了一眼陈乔,是因为在历史上,陈乔曾经大骂过刘澄——
“身受重托,不思报效,背主降敌,与禽兽无异,岂可轻恕?”
公元975年,吴越、北宋联军攻打润州,当时,已经成为李后主亲信的刘澄,被委派镇守,被册封为润州留后。
一上任,刘澄就搞了一系列骚操作,错失良机,诬陷卢绛,大肆敛财。
这一切,都是为了投降做准备!
“穿越者李煜”是很记仇的,这一次,来到常州,专门带上刘澄,总有地方用得着的。
好,机会来了!
“不错,委派刘澄前去秀州,探明情况之后,在做决议。”
“陛下,在此之前,嘉善……是否要先留着?”
李煜摇了摇头:“不,嘉善之战,宜早不宜晚,该怎么打,就怎么打。”
反正,去的人是刘澄。
死了拉倒。
……
深夜,李煜独自一人,躺在寝室之内,悄然拿出一份情报。
这份情报,不是江南的,也不是江北的,而是来自更远的汴梁。
情报的内容,他没有让任何人知道。
因为,看到这份情报之后,他心有余悸。
赵丽蓉奶奶说过,你狂,狂没有好处。
他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有那么一段时间,太装逼了,太目中无人了,太飘了!
李煜一直以为,赵匡胤之所以能够在淮南站稳脚跟、大杀四方,而汴梁政权无动于衷,一是因为“守淮河以拒之”,中原地区的兵力进不来,二是因为,契丹、北汉在燕云之地,不停地搞事情。
可是,情报却显示——赵匡胤、张永德已经达成了某种协议!
那可是赵匡胤啊!不愧是赵匡胤啊!
能有“李赵合作”,怎么就不能有“张赵合作”?幼稚,自己太幼稚!
“要快,快点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