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来,我还得谢您呢。上个月要不是您帮忙劝张二婶,她家那片菜地可不好征。"
程奶奶用烟锅敲了敲王建国的手背,笑得露出没了门牙的牙龈:
"我那乖孙子在供销社当主任,每次回来都夸你。说建国这娃心眼实诚,帮着村里办了不少实事儿。"
她转头望向围坐的村民,苍老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我活了这把年纪,看人从不会错。小宋和建国都是实心眼的好孩子,他们说的话,比秤砣还实在!"
宋主任走过来,蹲在老人跟前,小心翼翼地扶着她的胳膊:
"奶奶,等砖厂建起来,头一批砖就给您盖新房。咱们盖两层小楼,窗户开得大大的,保证比您现在住的土坯房敞亮!"
"呸呸呸!"
程奶奶笑着啐了一口,用围裙擦了擦眼角的泪花。
"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活几年?能在走之前住进体面的陵园,就心满意足了。”
“往后清明,孩子们来上坟,不用再踩着泥坑找坟头,多好啊!"
王建国突然灵机一动,掏出揣在怀里的笔记本,在上面画了几笔,然后举到程奶奶面前:
"奶奶您看,我给您设计的墓位。周围种上您最爱的月季花,墓碑上刻上'程氏老孺人之墓'。”
“再配上您的照片。等建成了,保准比城里的花园还漂亮!"
老人眯着眼,仔细端详着画纸,脸上笑开了花:
"你这娃,净会哄我开心。不过要说这陵园啊,可不能光埋人,还得给活着的人留个念想。"
她指了指远处的老槐树。
"就把我埋在那树下,等明年清明,孩子们来上坟,还能在树荫下歇歇脚。"
这时,不知谁家的收音机里传来《东方红》的旋律,晚风裹着槐花的清香轻轻拂过。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陵园的规划:哪里该种松柏,哪里该修石板路,哪里该建思源堂。
宋主任掏出钢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偶尔抬头望向远处的西山坡,眼里满是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