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年也不多

“我听过姜绾和吴冒叙说战场情况,知道你们打的很好,之所以叫停,并非我一个人主张,而是全体朝臣的意见。眼下国库空虚,兵力不足,民众急需休养生息,所以议和为上策…”

杨见还能说什么?

“皇上的心情我理解,停战议和的决策并无不妥,无休止打下去,伤害的是两国百姓,即使打进开梁城,灭掉公孙牙的统治,治理徐山国还需靠他们当地人,皇上,请放心,我想的通…”

听了杨见的话,义宗放下心里悬着的石头。

随即转移话题,

“胜利来的如此迅速,与坦克先锋队有重大关系,它的作用不亚于十万雄兵,所以我想…”

皇帝停顿一下,望着杨见。

有话直说呗,看我做什么?

“皇上,请明示,”

“战场大杀器全靠你从那个世界搞来,这不是长久之计,我想你回来主持兵部后,能否把先进技术传入吕山国?我们也建一些工厂,逐步制造生产,”

义宗皇帝眼里充满殷殷期盼之色。

杨见低头思索一阵,从最基础的炼钢、炼铁,再到高端的机床制造,以及相关配套的弹药。

终于摇了摇头。

他们还处于封建时代,基础工业为零,认识为零,连一辆自行车需要的钢材都造不出,制造坦克?想都不要想!

“皇上,生产坦克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对钢铁质量的要求极高,需要具备高级的重工业制造水平,以及无数高科技人才参与,而我们社会…”

“五十年时间不行吗?”

“坦率的说,这不是一代人可以办到的,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持续努力,”

“我们选派100名聪明伶俐的儒生,派到外面世界学习先进技术,回来服务于国家,怎么样?”

想法似乎行得通。

杨见说:“可以送100人过去,但是请皇上提前做好准备,外面世界与我们空间的社会制度和各种观念大不相同,甚至相反,出去的儒生耳闻目睹,带回的恐怕不仅是技术,还有其他东西,比如开化的思想,对于权利分配的认识,可能对皇权带来严重威胁…”

听了杨见的话,义宗眼中期盼的光芒一点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失望。

他希望自己国家拥有高科技的生产力,更新武器、机械、食品制造、建筑技术等等…

但他绝不允许挑战至高无上的皇权,倘若学习外部先进技术危及权力秩序,哪怕一丝一毫,那他宁肯不要!

权衡利弊,在社会发展、民生福祉和尊严权力之间,他毫不犹豫选择后者。

不忍心看到义宗皇帝黯然,杨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