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年也不多

“皇上不必灰心,不用向外派学生,也可以授课,传一些基础知识,慢慢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哦,可以吗?”义宗提起精神。

“当然可以,副将骆冰、苗薇一个本科,一个硕士,由她们当老师,传授知识再合适不过,”

“好!就这样定了!我明天命司马非挑选100个优秀学生,再建一所学堂,供使用。”

义宗皇帝劲头很大,充满兴奋。

司马非是子夫的副手,担任国子监副史,主管学生考试和人才的选拔。

两人对此进行一番热烈讨论,敲定具体事宜。

最后,义宗说,

“明天我在青慈宫举行盛大宴会,欢迎你和两位丞相胜利归来,你准备好喝酒,”

杨见推辞,

“皇上的隆恩臣十分感激,但是我不善于应酬,而且与朝中众位大臣不熟悉,还是免了吧?”

“那怎么可以?朝廷有制度约束,体现君王对于有功之臣的奖赏,参加庆功宴的还有姜绾、吴冒、赵仓子、郑诸等多位功臣,”

“好,我一定到场。”

杨见无法再推辞,只能遵旨。

晚上,骆冰和多位夫人问起皇上召见的经过,杨见如实讲述。

骆冰说:“皇帝异想天开,不过,追求先进的思想值得赞扬…他们无法理解,我们拥有的社会成就,是经过至少100年过程,”

苗薇说:

“只有时间也不行,必须经过一次次的战争改良和社会变革,吕山国和徐山国加起来不过200多万人口,想现代化,有太长的路需要走,100年、200年不行,暂定为500年吧,”

刘敏和高晨晨很惊讶:

“500年?需要那么久啊?”

杨见同意苗薇的观点,

“500年也不多!你们算一算,100年之内,英美法德相关领域专家,以及所有推动社会发展、为之努力的各行各业的工人,加起来远远超出他们的人数总和,”

“哦…的确是!看来,他们只能坐在自己的车上慢慢向前走了?”

“是的!而且还不能心急,否则就会翻车!对了,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告诉你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