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隐患余波

大唐在历经艰辛平定安禄山之乱后,看似迎来了久违的安宁。长安城中,百姓们重新过上了安稳的日子,街市上熙熙攘攘,一片繁荣景象。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丝丝缕缕的不安。

在大明宫的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李亨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手中拿着一份密奏,面色凝重。站在一旁的李泌,同样神情严肃,静静地等待着皇帝开口。

李亨将手中的密奏重重地拍在桌案上,语气中透着愤怒与忧虑:“李爱卿,你看看,这安禄山虽已伏诛,可部分藩镇竟仍心怀不轨,妄图恢复往日的权力,暗中相互联络,蠢蠢欲动。”

李泌上前拿起密奏,仔细阅读起来。看完后,他微微皱眉,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藩镇势力盘根错节,安禄山之乱虽给他们沉重一击,但仍有残余势力妄图死灰复燃,这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如今我们需谨慎应对,不可操之过急。”

李亨抬起头,目光中带着急切:“爱卿有何良策?朕绝不能容忍这些藩镇再次兴风作浪,危及大唐社稷。”

李泌缓缓踱步,一边思索一边说道:“陛下,如今大唐刚经历战乱,国力尚未完全恢复,百姓也渴望休养生息。若此时对这些心怀不满的藩镇贸然采取行动,恐怕会引发新的战乱,让国家和百姓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臣以为,我们不妨先按兵不动,秘密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等待合适的时机,再一举彻底解决这一隐患。”

李亨眉头紧皱,有些担忧地说道:“可若不尽快解决,任由他们发展,恐怕会养虎为患,等他们势力壮大,再想收拾就难了。”

李泌微微点头表示理解,说道:“陛下的担忧不无道理。但目前我们需权衡利弊,以最小的代价消除隐患。暗中监视既能掌握他们的动向,又能让他们放松警惕。待他们露出更多破绽,或者我们自身准备更为充分之时,便是动手的最佳时机。”

李亨沉思良久,最终缓缓点头:“好吧,就依爱卿所言。只是这秘密监视之事,关系重大,交给谁去办朕才能放心呢?”

李泌微微一笑,说道:“陛下,臣举荐一人,名为苏敬。此人是臣精心培养的情报人才,行事谨慎,心思缜密,对陛下忠心耿耿。若将此事交予他,定能将藩镇的一举一动详细汇报给陛下。”

李亨听后,眼中露出一丝信任:“既然是爱卿举荐,朕自然放心。即刻传朕旨意,命苏敬暗中监视那些心怀不轨的藩镇,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几日后,苏敬领命出发。他乔装打扮,混入各个藩镇所在之地,巧妙地建立起情报网络,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那些暗中联络的藩镇紧紧罩住。

在一处偏远的小镇酒馆里,几个看似普通的商人正围坐在一起,低声交谈。其中一人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确认无人注意后,压低声音说道:“最近风声紧,我们行事可得小心。但大家也别灰心,只要联络好各方藩镇,等时机一到,定能恢复往日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