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李光弼的奢望

这些天来,李光弼一直坚守在城头上,日夜不辍,食宿皆在城头之上。

但李光弼在城内安排了一少人盯着,所以对对城内的情况也算是随时掌控着。

从昨晚开始,城内突然开始流传起一些令人不安的谣言。

这些谣言如瘟疫一般迅速传播开来,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和不安。

不仅如此,更有一些人在暗中串联,似乎在图谋不轨。

这些情况,下面的人都第一时间向李光弼做了详细的汇报。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尽管城头的兵力已经极度紧张,但李光弼还是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派出两千名自己的嫡系部队,坚守北城门。

他深知,城内那些有头有脸的贵族、官员和豪门们,在这些谣言催动之下,很可能会不顾一切地强行出城。

对于这种情况,他其实也早已有所预料,并提前做了周密的安排。

他派去了自己的心腹之人,带领两千嫡系人马,严令他们必须严格按照他的指示行事。

一旦遇到那些人强行出城,绝不能有丝毫的容忍,必须果断出手,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然而,尽管李光弼心思缜密,考虑周全,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他忙碌于应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时,竟然疏忽了对那八万被强行征召的士兵的关注和了解。

这八万士兵,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们毕竟是被强行征召而来,心中难免会有怨言和不满。

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却被李光弼完全忽视。

这些士兵并非心甘情愿地前来参战,而是被强行征召而来。

他们心中充满了不满和抵触情绪,对这场战争毫无热情可言。

而李光弼却因为忙于其他事务,对这一潜在的危机视而不见,这无疑给他的防御计划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这一疏忽最终酿成了大祸。

当关键时刻来临,这些心怀不满的士兵突然反叛,转而与冲城门的那些人勾结。

这一变故犹如晴天霹雳,让原本就紧张的战局瞬间失控。

士兵们的倒戈不仅削弱了己方的实力,还为敌军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得局势急转直下,最终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还是心软了啊!”李光弼懊悔不已,他喃喃自语道。

“这些天,我本可以果断一些,直接将城内的贵族、豪门以及那些无用的官员全部杀光的。”

“这些人往往是最容易引发内乱的因素,他们的存在不仅对军队的士气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在关键时刻勾结叛军。”

“然而,却因为我一时的心软而放过了他们,没有将这些潜在的隐患彻底清除。”

“最终导致洛阳城被稀里糊涂的攻破。”

李光弼是一位经验丰富、善于总结失败经验的大将。

在如此紧急的时刻,他依然能够迅速冷静下来,开始反思这次失利的原因。

他深知,只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才能避免再次犯错,找到扭转战局的方法。

李光弼面色凝重地率领着残兵败将,如惊弓之鸟般拼命逃窜。

他的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一边狂奔,一边在脑海里仔细梳理着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也在深刻反思其中的教训和经验。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光弼终于意识到自己在这场惨败中犯下了许多严重的错误。

首先,他对士兵们的心理状态缺乏足够的了解,未能及时察觉他们内心的不满和反叛情绪,这导致了军心的涣散和士气的低落。

其次,在关键时刻,他在决策上表现得过于优柔寡断,没有果断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消除潜在的危机,从而错失了扭转战局的良机。

然而,李光弼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他深知此刻的自己绝不能被挫折打倒。

他已经做好了承受李隆基降罪的心理准备,无论面对怎样的惩罚,他都想挺过去。

因为他明白,只有活下去,才有机会重新证明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