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都是路

耕读人家 楸米 1211 字 11天前

这个提议的确很好,方便桑林的长期管理,就先把地方给留下来,人手足够就慢慢来安排这些。

种地就是这样,需要一个安稳的社会条件,不然这边刚种上,那边出了什么事,之前的投入就白投了。

这让高娥更加坚定要把书院建起来,到时候书院有了影响力,这边才会安稳。

她的这些产业支撑书院,书院庇佑她这些产业安稳,如此互利方能保一方安宁。

坝头村这边热火朝天,城里有些士绅却是焦头烂额,他们好不容易花了大价钱把地平整好了,眼看到了种桑树最好的时候,订好的桑树苗路上出了问题运不来。

错过了这个时节,就算能种上,活的比例也大大降低。

况且这个时候再去买桑树苗,价格高不说,路上热肯定要死不少。

这样算下来又是得不偿失。

宫知年和薛卫洲闷头坐在亭子里,阴凉处并不热,两个人却烦躁的很。

来合县是想大赚一笔的,结果前前后后这样折腾,又被华鉴行坑了一下,已经是精疲财尽。

可是以后投入这么多,若是这个时候放弃,那就是彻底前功尽弃。

“实在不行就先种上粮食。”薛卫洲提议。

“种粮食?”宫知年嗤笑“种粮食咱们用跑这么远?朝廷的政令一放开,也就头两三年最赚,靠着那两三年奠定基础,错过了可就没了。”

薛卫洲知道是这个道理,可是现在没有桑树苗,他们也没办法:“这合县的人不会种桑,根本找不到人插苗。”

宫知年沉默了一会儿:“那就从越地找,最起码今年要把苗插了。”

薛卫洲心想去越地找人,一个来回估计要两个月左右,到时候就是夏天了:“罢了,我先种粮食,总不能把地晾着。”

宫知年还是不甘心。

高娥总算空下来到合县和卢二娘带回来的人签订文书,年长的人签的是死契,剩下的孩子签的是普通的身契。

不过说明了要教这些孩子读书识字,以后可以自由赎身。

衙门的文书帮他们过了户之后把文书拿给知县看。

“拿这个过来做什么?”白浩想这种小事也要他们家爷亲自过问。

“这是坝头村高氏买的下人,以往贺大人都会看一眼。”文书谨慎的说。

之前的贺大人还算好相处,如今这个许大人看着温温和和的,却让人觉得十分不好相处。

好在只要他们按照程序做事,许大人也不怎么过问。

许博彦听到文书这样说伸手:“拿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