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销售费用是回扣吗

驾驶员一摁喇叭,嘟一声就上路了,雪白的灯光在黑夜里照成一片,货车上了大路,飞驰而去。

第二天卸完货,李会计便开了一张收货单,志平开了发票,然后就坐车去县城找顾科长了。

中午,顾科长在饭店里请志平吃完饭后,又回到单位关上门。顾科长很快签好字,让他去找刚刚吃饭的那位戴眼镜的胖子,再签个字,下午等会计上班就可以去财务上拿钱了。志平很快办妥,然后回到办公室跟顾科长签了今年的合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顾坐在那里,四平八稳的模样,他告诉志平“跟环湖合作了这么多年,现在决定用你的瓦,主要是价格便宜两元一张,但我们还是给你们这个价格,你自己想办法怎么处理这两块钱差价的事,这是第一。第二点,你的瓦质量一定要有保证,只能比环湖好,不能比环湖差,否则下次就没有机会了,我们可不想做一锤子买卖,毕竟采购你们家产品,也是我做主建议的。”

志平满怀感激之情,顾科长说完这些话又慎重的问志平,如果质量没问题,我们现在签合同了,今年先签两万张,到时我会指定的具体粮站。你是让底下接收接收单位开张入库清单,然后拿票过来结账。

“没问题。”

志平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心想,这能算问题吗?有问题,那也是生产跟不上。他签了合同就马不停蹄去唐山市场给找稳定的机制瓦供应商了。

签完合同,志平去财务结了账,拿着货款去银行办了一张农行卡,然后又回到顾科长的办公室交给顾科长。

志平昂首阔步迈出粮食局大院,他怀里揣着那份合同,两万多瓦啦!按照保守估计每块五元利润,那这张合同值十万了。

哎呀,他想到那一年生病后,自己一辈子的规划就是挣个十万元,在老家的镇上开个便利店,然后指望着店铺,每天百十块的进账就可以了此残生了。

志平想到那时的理想,惆怅不已,虽然那时的梦想如一豆微光,但也曾照亮过他病重的人生呢!

坐在回程的汽车上,他一路盘算着刚才进去送卡的一刹那。志平认为自己做得相当出色,他没有说把钱送钱给顾客长,而是改成销售费用,也确实如此,他销售需要费用支出的。只不过他的销售费用是顾科长帮他打点关系。老顾一再强调质量有保证,那很显然他内心是愿意接受费用的,但是不能有任何产品质量差错,否则就是剧终了!

志平又想到自己去唐山采购机制瓦的质量,如果是跟环湖一样坚固耐用,那他花点销售费用不是很正常的吗?销售产生费用,这是天经地义的呀,只凭如此一想,心里坦然许多了!

汽车在一路向前飞奔,志平在想着以后如何稳住颍州粮食市场,心里激动难安。

志平回到厂里见母亲也过来了。夏季农田的活做完,只剩下到秋天收割水稻了。但厂里的事情却每天都有,单单是做瓦的包装袋,每天拆开来的袋子就有几十条纸。

志平以前从来不过问,都是收垃圾的顺带着拿走,但现在母亲过来,每天都整理各种垃圾,说是比在家里种地挣得多,志平便得意洋洋。

他自豪的告诉母亲,又签了两万张合同,下一步就是要找优质的货源了。

母亲固然开心,但她想到工人自己做,那利润不是更大一点吗?志平没办法,他心里固然清楚,如果大量招工人扩大规模,把外面的台子全部利用起来。但这种突击式的产品质量没法保证,生产商的每一步是十分劳心劳力的,与其这样还不如一门心思找一个优质的供货商,只赚销售的钱,生产的钱归厂家赚,未必不比既生产又销售强。

志平接到顾科长指定的一批货送到临淮关粮站时,志平便动身去往唐山了,一个简单的行李箱,两件夏季换洗衣服倒也轻快。

在北京转车,火车开往秦皇岛方向,一站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