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儿行母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将军立即附和道:“末将也对王后娘娘发誓,末将此生定当忠于王后娘娘和太子爷。”

王后笑道:“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今本宫身边有你们这两位文臣武将,还有太子与小队长这两位先锋官,就不怕和京城那个坏女人斗它五百个回合。”

“不过,将军啊,话是这么说,本宫坐着轿子只能帮你出个主意,别的啥就做不来了,军营大大小小的事,前线与后方可都依赖将军了。你就替本宫多多担待了。”

将军说道:“多谢王后娘娘信任,末将不敢不竭心尽力,末将有王后娘娘把舵,有刘公公帮着,前面还有小队长在太子爷身边,末将就不担心了,末将相信,此战我们必胜,太子爷也一定会平安归来。”

王后听罢,点了点头,忽然问道:“哦,对了,将军,本宫之前交代你的那几件事儿,你办得如何了?”

将军闻言,连忙回答道:“王后娘娘,您放心吧,末将都已经办好了。每一件事都是按照您的吩咐去落实的,丝毫不差。”

王后听了,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接着,她轻轻地摆了摆手,说道:“好,将军,那你就去吧,军营里还有许多事等着你回去处理呢。本宫也该回房休息了。”

将军再次恭敬地行了一个军礼,说道:“是,王后娘娘,末将告辞。”

言罢,将军轻轻退后几步,然后转身出了房间,跨出院门,翻身上马,接着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回响。将军一抖缰绳,策马扬鞭而去。很快马蹄声在黎明的夜色之中淡淡地隐去。

直到马蹄声完全听不见了,王后这才对刘公公说道:“刘公公,扶本宫出去,本宫想再送太子一程。”

刘公公一脸疑惑,说道:“王后娘娘,此刻,太子爷他们恐怕已经出发了,走远了,您到哪里去送?”

王后笑道:“刘公公啊,本宫知道他们走远了,本宫只想在门口再看看就足够了。”

刘公公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王后走到院外。王后朝着太子离去的方向抬头久久地凝望。虽然她什么也看不见,但是她却似乎什么都看见了。黎明的吹来,刘公公不禁打了个寒颤,他连忙对王后说道:“王后娘娘,外面风凉,您打今早一起来就呆在外面,老臣真担心冷风会把您吹凉了,我们也该进去了。”

王后点点头,说道:“好,我们进去。”

于是王后在刘公公的搀扶下回到房屋里,又在纺车前坐下,又开始娴熟而优雅地纺起线来。刘公公则在一旁帮着牵线。忽然王后问道:“刘公公,你猜猜看,本宫此刻心里在想什么?”

刘公公说道:“不用猜,王后娘娘肯定在想着太子爷,想着他此刻在干嘛?他在想什么?”

王后听罢,笑了,说道:“知本宫者,刘公公也。不过,你是怎么知道的?”

刘公公说道:“刚才,太子爷都出发好半天了,您还要老臣扶您出去送太子一程,那会老臣就理解了您的心思,您是牵挂着太子爷。”

王后说道:“谁说不是呢?按理来说,本宫和太子爷这次分离又不是第一次了,怎么本宫就觉得心里头特别不舍?”

刘公公说道:“王后娘娘,您要是真地觉得不舍,还可以把太子爷喊回来,毕竟他们还没有走太远。”

王后却摇摇头,说道:“不可,不可,本宫虽然不舍,但绝对没有理由把他总留在身边。他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他是楚国的太子,他是楚国的未来,他生下来肩负的就是家国天下,所以他不能过于儿女情长,他必须走出去。况且如今楚国不宁,做为王后的,连自己的儿子都舍不得放手,又如何号召天下父母送自己的孩子去保家卫国呢?莫儿做为太子,他自己都不拿起刀枪,又如何号召楚国的男儿浴血沙场呢?”

“刚才本宫之所以让太子早点走,也是怕他儿女情长,另外也怕将军笑话本宫婆婆妈妈的,所以本宫就忍着,一直等他们走了呀,本宫才又到门口去看了看。刘公公,本宫啥都没有瞒着你,你会不会笑话本宫啊?”

刘公公笑道:“看王后娘娘说的哪里话?老臣怎么会笑话您呢?这都是人之常情,凡是懂的,没有不敬佩王后娘娘的。”

王后说道:“以前本宫和太子爷分开,都是本宫随大王出征,留太子爷在宫里,那时倒不太牵挂,但如今换了角色,本宫呆在家里,而太子要出去打仗了,本宫这心啊,就觉得特别惆怅。刚才本宫自己都在笑自己,可能本宫真的是老了。”

刘公公笑道:“回王后娘娘的话,这哪里是老了,这分明就是天下父母同心,做父母的都怀着一颗仁慈之心。”

王后说道:“唉,刘公公啊,你这话只说对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