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新政最终胜出(大结局)

而且直接禁止儒家活动,这是赤裸裸地打脸!

对方营造恐怖,我提供庇护。

对方宣扬旧礼,我推广新风。

时间一长,人心向背,不言自明!

“先生高见!”朱允熥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孙儿明白了!”

他当即起身,雷厉风行。

“孙儿这就回宫,立刻拟旨,颁行天下!”

很快,一道以东宫名义发布的《新设场馆章程》迅速传遍大明。

各地衙门,尤其是那些心向东宫或保持中立的官员,立刻开始执行。

一座座风格迥异于传统建筑的广场、图书馆、纪念馆,开始在各州府规划、兴建。

而那两条明确的禁令,更是如同两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李善长和燕王朱棣的脸上!

大明的天空下,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两片区域。

一片是燕王治下江北,以及李善长势力影响的区域,那里,“名教”虎威森森,祭祀不断,气氛压抑,道路以目。

另一片,则是东宫政令推行之地,尤其是江南,“经世大赏”如火如荼,“文明广场”人头攒动,虽有暗流,却生机勃勃。

双方的对峙,进入了白热化。

时间,是最好的裁判。

仅仅一年过去。

形势便已悄然逆转。

“经世大赏”的巨额奖金,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无数家庭的命运。

那些新奇的“文明广场”、“格物图书馆”,成了百姓们趋之若鹜的去处,里面不仅安全,更有各种新奇的见闻和实用的知识。

相比之下,李善长等人搞的“旌节祭祀”,虽然声势浩大,却渐渐流于形式,除了增加地方负担,并未带来实际好处。

而燕王在江北推行的“护持名教令”,更是因为手段酷烈,激起了广泛的民怨。

儒家,因为李善长和燕王党羽这番近乎疯狂的暴力行径,名声受到了极大的玷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门学问,是否真的代表着“圣贤之道”。

李善长,这位宦海沉浮一生的老狐狸,眼睁睁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如同沙滩上的城堡,被名为“新政”的潮水一点点冲垮。

他试图反击,却发现自己手中无钱、无人、无势。

连他最看重的“名”,也因为党羽的酷烈手段而蒙上了阴影。

心力交瘁之下,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韩国公,终于油尽灯枯。

一年后,李善长病逝于府中,带着无尽的遗憾和不甘,退出了这场争斗。

他的死,标志着旧勋贵势力的彻底瓦解。

……

北平,庆寿寺。

燕王朱棣和姚广孝的日子,也越发艰难。

新政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不断吸走着资源和人心。

尤其是江南。

随着苏尘暗中引导的技术革新,各种新式机器开始出现,“蒸汽”的力量初露端倪。

工厂作坊的效率大大提升,成本急剧下降。

相比之下,仍然依靠传统手工业和落后农耕的江北,经济上被迅速拉开了差距。

燕王赖以维系的财源,开始枯竭。

他几次三番想要孤注一掷,起兵南下。

但每一次,都被朱允熥和苏尘,或明或暗地化解。

苏尘布下的棋子,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李成梁的火枪骑队对蒙古的威慑,还是孙元化的新式火炮对城防的巩固,都让燕王投鼠忌器。

更让他心惊的是,北平城内,那个名为魏忠贤的阴鸷太监,如同鬼魅般,开始不断蚕食他在北平的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