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到......
也先此行,身边就带了两千来人。
半路见到落难的明英宗,也是一脸懵逼的。
而朱祁镇刚遭了暗算,势孤力穷,肯定不敢自己回京城。
参与兵变那些人,也不能轻易让他回去。
因为,杨俊做完事情,并没有急着向老爹杨洪报喜,而是带人退到居庸关,严防死守。
防的是谁,不说也该知道。
【甲子,也先闻车驾来,惊愕未信,执礼甚恭,奉驾致宣府城南......《英宗实录》。】
两人见面,大致发生了如下对话。
也先瞪着双眼,感到不可思议,大出预料。
“陛下,你咋到这边儿了?”
“难道在宫里待着太闷,出来踏青?”
此时,朱祁镇落魄至极,很是无语的白了他一眼。
“踏你妹啊?”
“看不出来吗,我让人给阴了!”
“赶紧的,废话少说,让你的人的护驾!”
“等朕回到京城,绝对饶不了那群王八羔子!”
接着,便出现英宗带着瓦剌骑兵,去宣府、大同叫门的一幕。
可边关守将早就串通一气,甭管白天晚上,任由城外喊破喉咙,就是不肯让朱祁镇进门。
也先这次,就带了两千来人,强行攻城是没指望了。
无奈之下,英宗只好先跟着他回草原,保住性命,再另做打算。
这一天,还是在八月中旬。
至于那场著名的京师保卫战,还要等将近两个月。
不对,如果上述观点成立,那就应该叫‘防止英宗回京保卫战’了。
“按这个逻辑,也先没准是救驾功臣。”
“杨洪、于谦一党,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
话至中途,李善长会心一笑,深感历史之玄妙离奇。
毕竟,文字是由人书写而成的,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掩盖真相,颠倒黑白的事,也时有发生。
是非对错,就让时间去验证吧。
也许,关于土木堡的真相,永远不可能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