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朱元璋一声令下,胡惟庸便被人押着打入大牢,在死亡来临前,他还需要面对着无尽的痛苦和折磨。这就是朱元璋对于他谋反,而送他的礼物。
随后朱元璋看了看涂节,也思考着如何处置他。
“按理说,朕应该减轻你的罪责,但是你毕竟是胡惟庸的心腹,而且也参与到了谋反之中,你这条命,现在朕还没想好如何处置,但是朕答应你,会听取朝中官员对你的处置建议。而且最起码,你的家人不会被波及。”
涂节听了朱元璋的话,面如死灰,毕竟他出卖胡惟庸,将他的罪行和盘托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朱元璋能放他一马。但是后来想想,自己确实已经有了取死之道,如果能不波及家人亲属,可能也算最好的结果了。最起码要比胡惟庸的下场好上不少。更何况按照朱元璋所说,自己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也许好好配合,还有机会。
“毛骧,你带着他去刑部吧,好好调查记录,不要有什么遗漏。”
毛骧带着涂节离开。朱元璋自己一个人坐在空空荡荡的大殿之中,突然笑了。
“为什么这帮人还是要谋反呢?难道说朕这个皇帝做得不够格?有什么对不起他们的?过于严苛了?”
大殿之中只有朱元璋的笑声,突然,他站起身来,带着睥睨天下的气势。
“朕不会错!朕没有错!既然你们心怀不轨!那朕就杀!一个不够就杀十个,满门抄斩不够就诛九族!只要有嫌疑的,都给咱杀了!朕就不信了,只要朕还在,这大明还能反了天不成?为了咱的大明,为了咱的儿孙,咱这把刀,大开杀戒又何妨!”
……
第三天的早朝,毛骧当众宣读了胡惟庸谋反的罪行,满座哗然。朱元璋也没什么好说的,下令让毛骧去彻查此事,只要怀疑与胡惟庸造反案有关的人,都可以抓去审讯和取证。而参与了胡惟庸造反案的人,则家中妻儿老小都会被牵连。自此,大明开国以来,最大的一场浩劫即将要开始了……而朱元璋也没失去最后的理智,他令太子朱标也负责此事,人犯在经过毛骧审讯定罪之后,呈给朱元璋过目,论刑,最后交给太子朱标处理。最起码,有了朱标的参与,这场浩劫能少死几个无辜的人,但是哪怕是这样,也将会给大明官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小主,
当天下朝之后,众多官员刚刚到家,翻找出与胡惟庸的通信往来,还没来得及一把火烧掉,便有人抄了家。至此,一个名为锦衣卫的庞大组织缓缓现身。许多官员们突然发现,自己府上跟随自己多年的下人,小厮,或者是从小到大的亲信,居然都属于这个庞大的组织。而且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居然全部在人家的监视之中。这种事情当然让众人毛骨悚然,也是此时,他们才知道,这个组织已经成立了很多年,并且直属朱元璋。
远在老家颐养天年的李善长,那日搂着小妾还没睡醒,家门便被人踹开。还来不及怒斥这些不速之客,为首的人便拿出了朱元璋颁发的令牌,将李府上上下下,所有一干人等全然带走,家产罚没,往来书信收缴。这时候李善长才明白,当初自己一手提拔的胡惟庸,到底还是没斗过这个洪武皇帝,而且还牵连到了自己。不管自己是大明开国的大功臣,还是皇上的亲家,此时只有一个下场,那便是等死!
不到半个月,胡惟庸谋反案便已经波及了上万人,许多被胡惟庸提拔过的人,与胡惟庸有密切往来的人,还有很多被株连的人,都齐齐带上了枷锁,被带到应天审判。
朱标这段时间已经快要忙疯了,他一直没有时间回东宫,基本上就住在了刑部。原因很简单,等着他处理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哪怕他只是睡一觉,刑部便会人满为患。朱元璋定罪非常草率,只要和胡惟庸有往来的,几乎都是满门抄斩。而他能做的,也只是尽量解救一些无辜的人,比方说被株连的家人。幸好朱元璋还算给他面子,只要不是主谋和从犯的家人,朱元璋都会听从朱标和马皇后的意见,网开一面。毕竟很多人确实非常冤枉,只是给胡惟庸送了礼,求提拔,便被定罪为谋反,然后一家老小都要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