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屠杀

哪怕朱标救了很多人,可是行刑的刽子手也几乎没有休息过。应天的刑场飞满了乌鸦,地上的血迹堆了一层又一层,已经变得漆黑。

这天,朱标拖着疲惫的身影再次准备进行最终审理,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须发全白的宋濂对着朱标痛哭。

“太子殿下……”

宋濂已经隐退了很久,但是他的孙子宋慎和次子宋璲都被牵涉到胡惟庸谋反案中,结果就导致这位早早退休的老头也被押送到了应天。

朱标当然知道宋濂无罪,顾不得身体的疲倦,便火速进宫找到朱元璋求情。最后把马皇后也找来了,母子俩一块儿力保,才救下了宋濂的一条老命。但是也没逃过流放的命运。

在这段时间里,这种事件上演了太多。哪怕不算株连的人,也足足有上万名官员被杀头,朱元璋这次坚持疑罪从有,哪怕很多人明摆着是被冤枉的,但是只要拿不出来证据,一样会因为和胡惟庸有往来而被杀头。

这场大案的主谋胡惟庸,朱元璋到底是没有用别的方法,而是将他凌迟处死。涂节虽然检举有功,但是因为参与了谋反,经过诸位大臣一致商议认定,还是被判了死刑。只是朱元璋遵守了自己的诺言,没有再降罪于涂节的家人罢了。

但是这么多获罪的人里,有一家人朱标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保得下,那就是李善长一家。当李善长一家刚刚到了应天,朱元璋便下令格杀勿论。只有李善长的儿媳妇——临安公主带着两个孩子被赦免。

朱元璋的大女儿临安公主朱镜静在奉天殿外哭喊了整整一天一夜,却始终没有机会能见到自己父亲一面。就在她体力不支快要晕倒的时候,马皇后扶住了她,然后打开殿门,对着龙椅上的人淡淡说着。

“重八,看在孩子的份上,饶了李祺一命吧,李善长和胡惟庸有往来是他的事儿,错不在孩子。”

“不行!”朱元璋冷冷地道。

“难道您一定要我当寡妇吗?那你当初为什么要把我嫁给李祺!嫁了他又要杀了他,您为什么要这么对我?您就不能看在我死去的娘亲的份上吗?”临安公主嘶吼着。妄图唤醒朱元璋的父爱。

“要我放了他也可以,那只有你们一家,全家流放江浦,你愿不愿意?”

朱元璋本以为自己这个娇生惯养的女儿会因此畏惧,却不料临安公主跪地磕头。

“谢皇上开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