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承庆殿父子对话(一)

由其是对一个天天吃长生不老丹药的人来说,也许李世民觉得自己还能活个二三十年。

做为最简单的参考对像,自己的老爹李渊都活到七十岁才驾鹤的,就按李渊的标准来衡量,李世民还能再活二十四年,而正值壮年的李恪和李泰能等得了吗?

还不急不可待的把自己给毒死,提前登基啊?

别说李世民了,要是李言自已处在那个时候,是决不会选李恪和李泰的,越是精明强干,越不能选,就连十五岁的李治,都嫌有些大了,说不定还搞个七八岁的孩子,带在身边慢慢培养。

别以为皇上就不需要安全感了,实际上皇帝大部份常人难以理解的怪异行为都可以从安全感上找到依据。

有了这些数据做为依据,相信就算再笨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去做这个太子了。

李承乾的守弱策略本身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只能假装弱,不能是真的弱,可以自污,不能真的搞得一身屎,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有计划可控的,而后者是无序的一团糟。 原著小说网

这一点儿李言早就想得很明白了,对于自己来说,就算要发展实力,也要另辟蹊径,选择一些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发展软实力,去争夺最敏感的军权无疑是大忌,也是最愚蠢的。

对于李世民来说,做为太子的李言,只要不抓军权,其他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接触,也可以给。

而今天来,李言就是要开辟一条这个时代没有的,也无法客观的横向对比,去直观评判的路子。“其实儿臣今天来,是有一件事想请示父皇的,只是刚巧父皇说起这件事,儿臣觉得常胜可能更适合另外一个位置,这样或许能两全其美。”

“哦?”

李世民一怔,李言的做法不符合他对长子一贯的了解,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仔细看了李言半响,略一思忖,然后问道:“伱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父皇,儿臣今天在朝堂上听到三弟提起他前两天去马市后,得知今年塞北风调雨顺,草青马肥的事情,儿臣忽然觉得,突厥做为我们大唐最重要的敌人,我们竟然连今年草原上的基本情况都不知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言神色凝重,一脸的正色说道:“正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怠,我们可以不知道自己今天晚上吃什么,却不能不知道自己的敌人在想什么。颉利手下有十八个部族,他们都具体是什么情况?头领是谁?对颉利忠诚还是不满?部族兵马各有多少?”

乐读书屋

“草原今年是雨水充足,还是干旱暴雪,这些大环境的变化,都会直接突厥对我们的态度,也会间接影响到我们和突厥的战争,而我们却两眼一摸黑,只能从一些胡商那里听来一言半语的。”

“这样太被动了,不行啊!”

李世民刚开始还是一脸随意的样子,但听着听着,不自觉的神色就郑重下来,身子也坐正了。

李世民戎马一生,征战无数,对敌经验丰富,当然也知道敌情的重要性,以往在每次战役的前夕,必然亲临前线,亲自带人前去观察敌塞,以至于好几次差点被敌人活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