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大都会广场

市里已经决定把解放碑打造成金融商圈了,只不过规模上比上辈子刚开始要大不少,这是被东方的投资影响的。

这事儿张铁军不会参与,东方也不参与,完全走贷款,老两位就是想听听张铁军的意见和建议。

张铁军就给他们讲了讲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看法。

他毕竟在以后的解放碑商圈晃了有那么多年,问题和弊端还有各个方面一清二楚,自然是言之有物。

道路改造,房屋改造,交通的问题,还有停车的问题,再一个就是高盲目高端化。国内的大型商圈基本上都是这么死的。

解放碑商圈从零几年的摩肩接踵到一几年的门可罗雀,总的原因就是因为不断的盲目高端化,弄的好像老百姓都是亿万富翁似的。

楼越建越高,越建越大,租金像放进了开水壶的温度计一样,平民商品慢慢都被奢侈品替代了,谁还去干什么?

剩下的功能也就是拍拍照打打卡了,全仗着那座碑的名气。

不只是解放碑商圈,观音桥,杨家坪,甚至一度以平民商圈为主旨的三峡广场,都是这么程序,这么个结果。

一火爆,就有人开始想作妖。全国都是这样。

后来都说因为电商,纯属是拉不出屎赖地球吸引力不够。

小主,

其实如果不瞎,这事儿早早就有反应能搞清楚,直辖以后解放碑第一家大型购物广场就是李家成建的大都会。

事实上呢?大都会确实是名气大,高档奢华很吸引人,可是有多少人在里面消费的?

里面的租户几乎从一开始就是赔钱,全靠出兑转让档位挣一笔,这种风气后来影响了所有商圈,成了一种赚钱的方式。

卖货是卖不出去的,玩的就是击鼓传花。

那家伙,零三年里面一个裤头就要两三千,玩蛋呢,但是挂低了还不行,租金太高了,那两三千块钱里面至少有一千五的租金。

只有大众的,才是长久的,只有服务好,发展才会好。高端确实抬档次,确实有逼格,但是不能拿它当主料用。

张铁军从布局规划到绿化,到道路和建筑,一样一样掰开了说,一点都不藏私。

这一说就是一个多小时。

蒋卫红敲门进来:“铁军,都十一点半了。”

“这么晚了吗?”张铁军看了看时间,可不是嘛,马上十一点三十五了。

“说话是真消耗时间呐,都没注意。行了,赶紧回去休息吧,咱们有时间再唠。”张铁军站起来抻了个懒腰,送客。

老两位还有点意犹未尽,不过也确实是有点晚了,恋恋不舍的回去了。

到了楼下,刘市长问张铁军:“铁军,你在解放碑这搞几个商场和大楼行不行?规模上大一些。”

张铁军一愣:“不是有人在搞了吗?”

李家成的大都会广场这会儿都建了快两年了,是完全移植的香港商业广场模式,九七年八月一开业可以说轰动了整个西南。

这个时候这边的人真的还没见过什么是高档商场,那种打开眼界的新奇感会铭记一辈子。

二几年的时候还有朋友说,虽然它冷清,但还是不希望它消失,它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虽然从来不进去,但是走到那就想看到它。

按张铁军的理解就是,赔就赔着吧,反正你们也不差这点钱,立在这给我留个念想也是好的。多么纯朴的心声。

大都会的体量还是有那么大的,占地接近三十亩,是一栋综合商业广场和两栋高层大楼。一栋酒店一栋写字楼。

他不仅带来了纯港式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带来了港式的物价,也带来了他的凯悦酒店还有写字楼高昂的租金和物业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