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个方面各个体位给渝城人民打开了眼界。那时候甚至有人专门从成都从其他城市跑过来看新鲜,消费,感觉牛逼。
只是就没有人想到,刚过两千年,那就开始冷清起来了,而且是越来越冷,后面想了各种办法,又搞国际招商又搞什么蝴蝶计划的,都没成功。
没有土壤啊,渝城的低工资是全国有名的,两千零五年人均才一千多,怎么在这消费嘛。
包括后来李家成在京城搞的东方广场,也是差不多的结果,都感觉确实高档,就是去不起。
他搞空手套,搞房地产确实厉害,能挣着钱,但是商业这一块完全让人看不懂。
香港的商业说起来,是完全依赖外国人还有外地旅游人口的,八九十年代吃的是免税的饭,后来吃的是旅游饭,本地人一样消费不起。
“确实有一个商业广场在建,”刘市长点了点头,皱着眉头想了想说:“不过,我听了你说的这些话以后,感觉有点担心呐。”
“没什么好担心的,”张铁军帮老两位拉开车门:“有渝百和新世纪它们就够用,那个好看就行了,要的是影响。”
“你们也有商场酒店,就不想去那搞一搞?”
“我在下面有了呀,重复投资没有意义。上面主打的还是金融和国际商务,好好琢磨琢磨就行了,用不着我。”
张铁军才不去凑那个热闹呢,朝天门这里足够东方折腾了,自己的地盘自己打造,景观商场酒店美食,大众市场全都有了,还要啥自行车?
再说上面他也不是没有地方,军区的那些东西他已经都接过来了,只不过还没打理。
不过那地方他也没打算搞什么商业就是了,弄几栋写字楼,搞个平价酒店,就等着收租金就挺好,还不怕落冷。
顶多再建一点高档住宅和公寓,这个在解放碑这地方还是相当吃香的。这会儿国内还没有大平层的概念呢。
一夜无话。
第二天,张铁军一行去了茶山。
茶山也是一座老县城,夏商时期归属巴国,秦属巴郡,唐代设县。
建国以后这边施行的是公署制,刚开始归巴县公署,然后随着公署的迁移先后归属壁山公署,江津公署。
五二年,公署迁到茶山,改称江津专署,八一年改称茶山地区公署。
八三年,公署撤销,所辖茶山、江津、合川、璧山、昌元、大足、铜梁、潼南8县划归四川省渝城市管辖。
九二年茶山去县改市。县级市。
九六年这会儿,茶山没什么变化,还是一座老城,不大,人口十几万的样子。
新城区已经在建了,不过啥也没有,一转盘还是个水泥坑,路都还是土路,土地到是基本上都平整了出来。
老县城还是老样子,黑漆漆的木板两层楼,黑漆漆的红砖两层楼,狭窄坑洼的小巷街道,和现代的水泥大楼拥挤在一起。
走在马路上就特别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柏油马路上全是车带过来的红土,粘粘的铺满了一层,走上去扑叽黏叽的,总得小心着,要不然就弄到鞋子裤腿上。
一行五台车翻山越岭爬坡下坎的路了两个小时来到茶山市区,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样子。
就很有一种突然回到七十年代供销社的感觉。
不过这个样子,如果不看那些独特的木板楼的话,也确实和本市那边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特别的相像。也就是小了一点儿。
可能那个时候哪里也都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