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北大荒,北大仓

九七年,国营农场总局改名为省农垦总局,驻地不变。

九八年成立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组建北大荒集团,和省农垦总局是一班人马两块牌子。

这就是北大荒成为中国粮仓的整个过程和历程,五十年白云苍狗,几代人默默耕耘。血和泪更替交融。

这里还要说到一个人,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专家徐一戎前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media-idx="3"/

在九十年代初以前,在北大荒吃大米还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黑龙江省还不是优质大米的产区。那个时候主产区是辽宁。

正是这位老人从五六年开始研究试种,突破了高寒地区无法大面积种植水稻和水稻低产的枷锁。

九六年这个时候,寒地水稻已经开始被大面积种植,等到九九年,北大荒就会成为水稻的主产区,也是最大产区。

一跃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大米,成为中国的饭碗。

而已经七十二岁的徐老在明年会获得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终身不退休研究员的荣誉。

农场总局的刘局长笑着给张铁军讲他九一年一个偶然找到徐老的过程,话语里全是对这位老人的感激,尊敬和崇拜。

“我们这么多农场,很大一部分都是洼地,湿地,都是从过去连片的泡子沼泽开发过来的,种什么怎么种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

现在好了,徐老的一个研究,把问题全部解决,种水稻。你不就是多水吗?我就用你这个水,你的水不够,我还要灌。

我们有信心在今明两年成为大米的主要产区,而且有信心种出来咱们国家最好吃的大米。”

“这个我是相信的,我和你们一样有信心。”

张铁军笑着点头:“除了这一块,渔牧林这三个方面也要重视起来,要打造自己的闭环生态,也要重视相关的研究,要舍得花钱。

现在国外不管是什么都要讲一个标准,这个你们应该有所接触。

我们早晚也是要搞标准的,这个标准怎么搞,由谁来搞,怎么评定,我感觉这就是咱们农垦总局的一个机会,一个方向。

种养植的标准,奶牛和牛奶的标准,包括牛奶衍生的乳制品标准,等等。

尤其是这个乳业,乳制品,这是可以进行大型工业化的产业,衍生产品包括食品,乳品,乳饮料,冷饮等等等等。

海棠趣书屋

除了牛奶还有羊奶,鹿奶,这都是相当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青城有个伊力你应该知道吧?一家回民奶食品加工厂,现在规模已经不小了,可以去看一看借鉴一下,找一条自己的路。

再一个,就是大豆和玉米。

大豆和玉米,尤其是大豆,一定要保护好咱们东北的老种。

稍后我会到佳木斯,到时候咱们再详细说这个问题,还有关于黑土地保护的问题,这里面很多工作都需要你们来完成。”

“大概是哪一天?”刘局长问:“我回去了也好准备一下。”

“不一定,”张铁军摇了摇头:“我是去看农场的,看地,看树,看奶牛,你准备什么?你们把地种好,把老品种保护好,把牛喂好就比什么都好。

对了,今年的灾情怎么样?”

刘局长抿了抿嘴:“不大好,各个地方都在闹,也就是大一点小一点的差别,也都习惯了,哪一年雨季都得这么闹一闹。”

农垦总局的所有农场都是围绕着三条江来的,刘局长这话确实不是夸张,只要一闹水,他这边跑不了,肯定是主场。

“总局成立也有二十年了,二十年来就没系统的搞一下防洪建设?”

“搞啊,怎么可能不搞,年年都在搞,在建,在修。”刘局长吧嗒吧嗒嘴:“没有办法。不少地方还是原来兵团修的。

现在要钱难,尤其是我们搞农业这一块的,那是难上加难。唉。”

“那正好,你不是要回去准备吗?就准备这个给我,越详细越好,把这些年的计划规划还有结果,包括眼下的需求都写清楚。”

“领导能给我们解决解决?”

“我下来就是干这个来的,放心大胆的说。”

“好。那我可就当真了,到时候我杀猪,请你喝酒。”

“……你确定你这不是恩将仇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