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七星岗危机

七星岗危机

在这个寒冷的凌晨,

古之月的马靴无情地碾碎了最后一块冻硬的山核桃壳,

发出清脆的声响。

枣红马的鼻息在冷雾中凝结成白色的雾气,

仿佛它也感受到了这黎明前的寒冷与寂静。

古之月左手紧紧攥着缰绳,

右手则自然地搭在毛瑟步枪的胡桃木枪托上,

他那苏北口音如同被寒霜浸透一般,

冰冷而坚定:

“天亮,等天亮的时候,

把马缰收短两指,

牛犊子的马蹄铁怕是要磨穿了。”

徐天亮骑在青骢马上,

与古之月并肩而行。

他的金陵话带着一丝市井的油滑,

听起来有些戏谑:

“我的个乖乖,这山路比俺们夫子庙的九曲桥还难走呢。

牛新河你个龟孙,电台喊通了没?

再鼓捣不出个响,

老子可真要把你连电台一起塞到鬼子裤裆里去了!”

牛新河抱着美式电台,胳膊不自觉地紧了紧,

他的河南话中夹杂着些许喘息:

“恁咋光知道催呢?

这破机子比俺们村的老母猪还难伺候!”

他的拇指在调频旋钮上飞速转动着,

然而,听筒里除了恼人的电流杂音,

连个鬼影子的回应都没有。

山风如同一股狂暴的洪流,席卷着枯黄的树叶,

猛烈地冲击着他那被汗水湿透的后颈。

他的身体不禁一颤,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山风惊扰到了。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金属碰撞声从远处的山坳中传来,

那声音在空旷的山间回荡,

如同刺刀与钢盔碰撞时发出的脆响。

古之月心中一紧,

他立刻紧紧地勒住马缰,让马匹停下来。

他的耳朵紧贴着枪托,

全神贯注地聆听着那声音的来源。

虽然三公里外的枪声还没有响起,

但风中已经隐隐约约地飘来了硝烟的味道,

那味道与夜露打湿的腐叶气息交织在一起,

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和紧张。

古之月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一股铁锈般的味道在他的舌尖散开。

他的眉头皱了起来,心中暗叫不好:

“这味道不对劲,鬼子的埋伏圈怕是早就张开了!”

他果断地下令:

“加速,走之字形!”

枣红马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焦急,

它嘶鸣一声,

铁蹄在青石板路上急速奔跑,

溅起一串串火星。

当东方的天空泛起蟹壳青的颜色时,

七星岗的隘口终于在远处露出了轮廓。

古之月心中稍安,

然而,就在这时,牛新河突然压低声音说道:

“老古,你闻见没?

有血味!”

那味道就像打翻的豆瓣酱,

浓烈而刺鼻,还夹杂着硝烟的辛辣,

正顺着山梁缓缓地流淌下来。

古之月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他的目光紧盯着前方,

试图透过朦胧的晨光看清那股血味的来源。

突然,徐天亮的青骢马像是受到了惊吓一般,

前蹄猛地腾空而起。

徐天亮连忙攥住马鬃,嘴里骂道:

“乖乖,是枪声!”

最初的枪响就像炒豆子一样,

零零碎碎地响着,

“啪嗒啪嗒”地打在坚硬的岩石上,

发出清脆的声音。

紧接着,机枪的“哒哒哒”声如同一阵狂风,

撕裂了清晨的浓雾,

曳光弹的绿色火焰在晨霭中划出一道道弧线,

仿佛夜空中的流星。

古之月站在远处,目光如炬,

他紧紧地盯着三百米外的弯道处。

只见三辆黑色轿车紧紧地挤在一起,

车身已经布满了弹孔,

子弹打在钢板上溅起的火星,

比燃烧的烟头还要明亮。

车旁,七个卫士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

显然已经失去了生命。

而剩下的三个卫士,正用同伴的尸体作为掩体,

拼命地抵抗着敌人的攻击。

他们手中的驳壳枪声已经变得断断续续,

显然子弹即将耗尽。

“是张教育长的车队!”

牛新河的电台突然发出“滋啦”一声,

终于传来了一阵杂音。

然而,这微弱的声音很快就被更加密集的枪声所掩盖。

古之月眯起眼睛,仔细观察着战场的情况。

他看到二十多个便衣鬼子从两侧的松林里冒了出来,

有的端着三八大盖,有的抱着歪把子机枪,

气势汹汹地向车队逼近。

而在这群鬼子的前方,

领头的军官高举着指挥刀,

刀身在晨光的映照下泛着令人胆寒的冷光——

那正是山田次郎。

古之月当机立断,他对身旁的天亮喊道:

“天亮,你带牛犊子从左侧的松林摸过去,

鬼子的机枪在右前方的巨石后面,先把它干掉!”

古之月缓缓地将单兵望远镜从眼前卸下,

目光凝视着远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突然,苏北话像一阵轻柔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