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不至于因着这事就给个爵位。”胤祉记得,自家这个汗阿玛在爵位上可算不得大方。
也许是因为年轻那会儿被三藩之乱给气坏了,又或许是因为担忧皇子们爵位高了心便大了,康熙在封爵一事上向来吝啬。
别说像前朝那样批发封王了,让儿子顶着个光头阿哥的名头出宫建府的事儿他都做得出来。典型倒霉蛋便是现在还只是个小豆丁的九阿哥。
“虽说汗阿玛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封爵,但若是日后大哥当真封爵出宫建府,太子二哥还是得多多留神才是。”胤祉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改变太子的结局,但他希望,眼前这个对他十分包容的二哥,起码不要像历史上那么惨。
太子的悲惨结局大部分原因自然要归到康熙身上,但在夺嫡前期,大阿哥及其身后党羽,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如今大阿哥尚未出宫建府,和朝臣的联系有限,大多数时候只能通过明珠这个中间人来笼络朝臣,可等他出宫建府之后就不一样了。
届时太子仍旧囿于宫中,大阿哥却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太子又何尝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老大出宫建府是早晚的事,孤再怎么留神打算,也只能想办法拖延时间,想要彻底阻拦肯定是行不通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便罢。”他微微苦笑。
他早就知道,太子的身份,对他来说,既是让他天然立于不败之地,又能让他日日处于悬崖之上。
发觉自己提了一个不太愉快的话题,胤祉急忙转移话题道:“对了,汗阿玛南巡归来,想来南边水患一事已向有了解决之法,北边的事也该有定论了。”
太子看了胤祉一眼,觉得三弟转移话题的技巧还是一如既往的拙劣。
但谁让他是个好兄长呢?
好兄长守则之第二十条:在弟弟拙劣转移话题时,从善如流。
“漠北恨不得日日使人来求汗阿玛给他们做主,漠西准噶尔部也是寸寸紧逼,汗阿玛应该不会再放任他们多久了。”
“汗阿玛会下令出兵帮漠北么?”
胤祉虽然知道历史上康熙确实有过三征准噶尔的事迹,但对这三次平叛到底分别是哪一年发生的,他自然是不知道的。
太子微微皱眉,认真思考了一会儿,才慎重回道:“只怕不会。”
“漠北虽与大清交好,隐隐有归顺之意,但毕竟与漠南蒙古各部不同,若是大清当真出兵相助,名不正言不顺不说,反而给了准噶尔部话柄,漠南那边说不定也会有不好的猜测……”在康熙的言传身教之下,太子对这些权谋朝政还是多有了解的,向胤祉分析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胤祉听得云里雾里,从中总结出了一句话:暂时不打,日后再说。
得,懂了,也就是说,黄履庄还得押在汗阿玛那儿做千里镜,以备军需。
小时候,太子教胤祉认字读书,两人渐渐长大以后,这些政治相关的事太子也没有避着他,甚至还会习惯性地跟他多说几句。
“索相前几日传信来说,汗阿玛有意遣他重启与罗刹国使臣和谈一事。”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家的关心爱你们
感谢在2021-02-1923:38:522021-02-2123:50: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就问你方不方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阿秀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