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正阳得势不饶人,如同预判到对手的困境,迅疾上前,整个身体仿佛一张拉满后猛然弹开的巨弓,来自腰胯的磅礴力量节节贯穿,最终灌注于手臂手腕——一板融合了形意拳崩拳发力精髓的正手爆冲,如同出膛炮弹,轰然炸响在周磊的球台上!
“好球!”周涛忍不住喝彩出声,眼中惊讶之色更浓。随后的几个回合,他有意加强了进攻质量和线路变化,但屈正阳步伐灵动诡异,总能在最恰当的时机出现在最合适的位置,防守时密不透风,反击时又狠又准,尤其是那种发力方式,看似幅度不大,却蕴含着极强的瞬间爆发力,与他见过的所有青少年选手都迥然不同。
几分钟的适应性对练后,周涛叫了停。他走到球网边,目光灼灼地看着屈正阳,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和探究:“正阳,你这球……跟谁学的?这发力方式,很特别啊。绝对不是普通野路子能练出来的,倒有点像……练过传武的发力?”
屈正阳心中凛然,专业人士的眼光果然毒辣。他面上维持着镇定,用准备好的说辞应对:“周叔叔您过奖了。就是自己瞎琢磨,看了很多比赛录像,然后试着模仿,可能……身体协调性比较好,模仿得还算到位。”
周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深究,转而开始熟练地为他粘合新胶皮。“你的基础比我想象的扎实太多,正手发力尤其出色,有种‘鞭打’的透劲。反手技术也不错,就是正反手衔接转换的那一下,节奏还可以再快一点,更丝滑一点。”他一边操作,一边精准地点评,“这次联赛,三中张磊是头号种子,他的正手弧圈球以暴力着称。对付他,切记避其锋芒,多用落点牵制他的反手位,逼他移动,消耗他,等他露出破绽。”
“我明白,周叔叔,我爸和学校老师也都这么提醒我。”屈正阳虚心受教。
胶皮粘合完毕,周涛又特意花了半小时,重点指导他正反手衔接时的步法调整和重心转换细节。“看,打完正手,右脚要迅速垫这一步回位,身体重心要跟过来,像这样……对!保持动态平衡,这样才能无缝衔接下一个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屈正阳学得极快,往往周涛稍加点拨,他就能迅速理解并做出调整,这种举一反三的悟性,让周涛眼中的惊叹之色越来越浓。
离开球馆时,暮色已深。屈建国骑着那辆有些年头的电动车,屈正阳坐在后座,怀里紧紧抱着装有新球拍的盒子,仿佛抱着无价的珍宝。晚风拂面,父亲的声音混在风里传来,带着难得的轻松:“周涛说你是个好苗子,天赋和心性都是上佳。好好打,未来,未必不能闯进专业队看看。”
“爸,您放心。”屈正阳的声音不高,却在呼啸的风中清晰无比,“我不会让您,也不会让我自己失望的。”
回到家,屈晓萌早已守候在门边,像只等待投喂的小雀。看到新球拍,她眼睛瞬间亮得像星星:“哥!这就是你的新武器吗?好帅!快给我摸摸!”她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触摸着崭新的拍面和胶皮,仿佛在触碰一件易碎的珍宝,摸了一下就赶紧收回手,仰起小脸,信心爆棚地宣布:“哥,你用这个神拍,一定能打败所有坏人,拿到冠军!”
晚饭后,屈正阳再次回到阁楼。他郑重地拿起全新的狂飙龙5,空挥了几下,感受着其优秀的重心分配和扎实的底劲,与之前那支老旧的拍子简直是云泥之别。他将新拍轻轻放在书桌显眼的位置,然后再次坐到古筝前。
这一次,他弹奏的是《高山流水》。琴音时而高亢如山峦耸峙,时而清越如溪流淙淙。他知道,书画、古筝、国术、乒乓球……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事物,都是他重生后宝贵的财富与武器。书画养静气,古筝调心神,而国术与乒乓的融合,将是他通往梦想之路最独特的依仗。
琴声悠扬,与窗外渐渐响起的夏夜蝉鸣交织融合,奏响了一支属于奋斗与希望的夜曲。
他放下拨片,走到窗边,望向远处都市的璀璨灯火,目光仿佛已穿透时空,看到了那座即将迎来激烈角逐的体育馆。
新拍已就位,潜龙将出渊。
四天后的联赛,他不仅要赢,更要赢得漂亮,赢得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赢得让那些隐藏在观众席里的“伯乐”,无法忽视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