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漠南三州,可换

嬷嬷忽然冷笑:“太子妃好手段,可惜……“她突然咬碎牙间毒囊,七窍流血而亡。

顾清萍望着燃烧的密信,忽然想起朱瀚曾说过:“竹生风雷,需借势。“她捡起未燃尽的帛书碎片,转身对孟尚宫道:“速去靖王府,请皇叔调兵!“

朱标望着城楼下堆积如山的瓦剌骑兵尸首,玄甲上沾满凝结的血珠。他忽然想起顾清萍昨夜送来的密信,上面只有八个字:“竹生三寸,雷动九天。“

“殿下!“朱瀚策马而来,铁甲上沾着草屑,“瓦剌主力已溃,巴图尔往漠北逃了。“他摘下染血的头盔,露出额间新添的刀伤,“不过……“

“不过什么?“朱标望着居庸关外染红的护城河,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熟悉的马蹄声。

“不过你这位四弟,倒是送来了份大礼。“朱瀚将染血的密信扔给朱标,“他在北平私养的铁骑,此刻怕是正围着金陵打转呢。“

朱标展开密信,朱棣的字迹力透纸背:“兄长可知,竹移三寸,当先断其根?“信笺背面画着个狰狞的狼头,正是瓦剌王族图腾。

“传令玄甲军,立即回师金陵!“朱标将密信付之一炬,火光映得他眉间朱砂痣猩红如血,“孤的东风,该回宫了。“

金陵城外,玄甲军如黑色洪流般席卷而至。顾清萍站在城楼上,望着朱瀚的旌旗在暮色中猎猎作响。

她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坤宁宫,马皇后将皇后凤印交与她时的话:“竹有七德,最后一德,需你与标儿共同修炼。“

“清萍!“朱标的声音从城下传来,她转身望去,见太子玄甲未卸,眉间朱砂痣在暮色中泛着柔光。他手中握着那支竹纹玉簪,簪尾“标“字在火光下遒劲如刀刻。

“殿下可愿做那阵东风?“她忽然踮起脚尖,在太子唇角落下一吻。远处,玄甲军的呐喊声震天动地,恍若当年塞北的烽火。

“孤的东风,自当助清萍直上青云。“朱标揽住她腰肢,掌下玉佩温润如初。

城楼下,朱瀚的战马打着响鼻,这位杀神王爷望着纠缠在一起的竹纹玉佩,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密室,顾清萍将《武穆遗书》残篇塞进他怀中时的话:“皇叔,竹移三寸的奥妙,不在移,在养。“

夜色渐深,金陵城头飘起细雪。顾清萍靠在朱标肩头,望着漫天飞雪中的文竹新芽。

她忽然想起马皇后折断竹枝时的话:“空心能容天地,亦能生风雷。“

“殿下,竹已移三寸。“她握紧袖中的竹节佩,“该生风雷了。“

朱标望着城下如墨的玄甲军,忽然展开朱元璋的密诏。诏书上的字迹力透纸背:“标儿,竹德修身,当以雷霆手段,护我山河。“他转身对朱瀚道:“皇叔,明日早朝……“

“臣明白。“朱瀚单膝跪地,铁甲撞出铿锵声响,“当以七德之名,清君侧,靖天下!“

“竹生三寸,雷动九天。“她抚过鬓边青玉簪,忽然听见窗外传来熟悉的马蹄声。孟尚宫捧着礼单进来:“娘娘,该去奉天殿了。“

顾清萍起身时,袖中竹节佩与腰间翡翠鸳鸯佩相击,发出清越声响。

她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坤宁宫,马皇后将皇后凤印交与她时,眼中既有锋芒又有慈爱:“清萍,这深宫,需如竹般坚韧。“

奉天殿内,文武百官已等候多时。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电扫过阶下众人。当顾清萍与朱标并肩而入时,满殿目光皆聚在他们身上。

“臣媳顾氏,参见陛下。“顾清萍行完礼,忽然出列,“臣媳有本要奏。“

满殿皆惊,朱元璋挑眉:“太子妃有何要事?“

顾清萍从袖中取出染血的帛书碎片:“三日前,坤宁宫走水,臣媳在火场中发现瓦剌密信。“

她抬头望着阶下跪着的朱棣,对方玄袍上沾着草屑,显然刚从战场归来,“密信中提及'燕地铁骑,可图金陵'。“

朱棣猛地抬头:“父皇,这是构陷!“

“构陷?“顾清萍冷笑,“那贤妃宫中的掌事嬷嬷,为何抱着密信往火场里冲?“她忽然转身对朱瀚道:“皇叔,请将证人带上来。“

朱瀚拍手,两名玄甲军押着个浑身是血的男子上殿。那男子正是瓦剌三王子巴图尔,此刻右臂齐根而断,伤口用金疮药草草地敷着。

“说!“朱瀚刀尖抵住巴图尔咽喉,“瓦剌与燕王如何勾结?“

巴图尔望着朱棣,忽然大笑:“燕王殿下,你答应我的漠南牧场……“

“堵住他的嘴!“朱棣突然暴起,但被玄甲军按住。朱元璋猛地起身,龙袍上的金线在烛火下刺目夺目:“朱棣,你还有何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