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页

这些人中,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也就死了这条心,对自己前途最担心的,是两种人,一种是有关系,能力不咋样的,这样的关系无法完全保证其这回能安全渡劫成功,还有一种人是没有什么关系,但自身能力比较突出,希望能在这条道上有所作为的,这两类人是闹腾得最厉害的……

邱智慧说着,见陆政东只是若有所思的听着,迟疑了一下说道:

“陆书记,昨晚开的会,现在满世界都知道会议的内容,这工作怎么开展啊。”

陆政东淡淡的道:

“自然界要发生灾难一样,动物们都能提前预感得到,都会提前逃跑求生,现在就要发生危及自身地位的变化,不需要通气,他们也会提前感知。”

其实给陆政东打招呼的市里的人也不少,有的甚至暗示若是自己打招呼的人安排不到位,今后宜蓝想要得到该部门的支持那就不可能了。对于人事安排不能保密,陆政东已经是见怪不惊了,对于为何研究人事的会议很难保密,陆政东甚至专门思考过,人事任用的后面总会站着某一个可以代表组织的人,而这个人在这个组织中,肯定又属于某一个山头。讨论的对象顺利通过,提名者会把讨论的意见通报出去,让被提拔者心存感激,从而夯实自己的政治基础。而提名竞争者的失败中,也会向自己所提名对象通报信息,不是我没尽力,而是有人从中作梗,从而坚定提名者继续跟着努力,以便增加反敌制胜的力量和概率。这就是为什么讨论人事问题常委会如同公开会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些事情他不能讲,而是对邱智慧说道:

“但凡是改革总是要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阻力那就不可避免,但不能因为来有阻力,就影响机构改革的工作大局,影响宜蓝的发展进程。”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道:

“这样吧,改革的三定方案主要就让编制办去制定,机构改革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必须要全县一盘棋,我会给申县长打招呼的,他是编制办的主任,就让他召开编制办全体会议,通过之后再上常委会研究。”

邱智慧一听,愣了一下,不过旋即知道了陆政东的意图,陆政东这么做是让申国中也要分担一些压力。

邱智慧对于申国中也是很有几分意见,申国中是看到困难就缩头,看到好处就上,典型的一滑头,也对申国中这样小动作不断为陆政东担心,看来陆政东早就是洞若观火,这一回也不会让申国中只摘桃子不出力……

陆政东见邱智慧意会了他的意思就继续说道:

“机构改革,成败的关键还是人员分流和其中领导干部的人事安排。人事安排是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当各种力量在相互搅动,搅起一团浑水时,就会把我们推上风头浪尖,一个合格的组织部长要能够平衡各种力量,最终形成一种和谐的局面,这是最高境。但是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需要分流的人员很多,需要安排的干部不少。”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有一点想法,在这个问题上组织部要抓大放小。所谓的抓大,就是组织部重点要放在这些领导干部的安排上,就是这样,你面临的困难也不少,这一回是按照年纪一刀切,许多老干部必须退下来,又非心甘情愿,那么就要在待遇上做做文章,如何内退,内退享受生命待遇,这恐怕是这些人最为关注和看重的,在这方面你要多下功夫,还有就是撤掉单位的一些年轻干部,要保留一些能做事肯做事的优秀干部,这些干部一部分充实到县里其他部门,一部分充实到乡镇基层作为后备干部,我们宜蓝有一个观念,就是打死都不想去乡镇工作,如何调动其积极性,是你需要思考的问题。其他一些无法安排的年轻干部,那就送出去培训……”

考虑问题临近下课的老同志已经了解了其政治生命行将终结这一事实。但用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不愿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