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页

“一白,绵西的情况不是一般的复杂,你要做好在火上烤的准备……”

陆政东知道,对于自己和杨一白的关系,不知道多少人瞩目,而从杨一白踏出这一步,他无疑就打上了他的烙印。

杨一白对这点想来是很清楚的,不过杨一白似乎对此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淡淡一笑道:

“真要是太平,还需要我来做什么?我就是不想安享太平才想着要动一动的,我来就是要实实在在做点事情,当然我也清楚,复杂的局面也就意味着要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政东你放心,我肯定有分寸的……”

陆政东点点头,杨一白有这个心态就好,指了指桌上的菜,说:

“尝尝,都是绵西的特色菜,虽然看着不怎么样,味道还挺不错的,咱们边吃边谈,我把绵西的情况再给你好好的摆摆,你也好心里有数……”

第19章 织网

陆政东给杨一白的目标也很明确,要端正政府机关懒散的作风,还有一个问题是预防腐败的问题,城建交通这一块本来就是常在河边走的活儿,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关系往往使得城建交通这一块工作既是容易出政绩的领域,同样也是落马翻船率极高的风险活儿。

几乎每两三年似乎就有一个轮回,甚至前任进去后任也跟着进去,前赴后继,这似乎已经成了各地建设交通领域的铁规律,屡试不爽,陆政东不可能做到完全杜绝,但把工作做到前面,最大限度的预防,这样才会减少发生的几率,他可不想这些工程开工不久,一个个贪污受贿的丑闻就接踵而至。

陆政东正式上任之后,也对市长的分工进行了微调,市长陆政东领导市人民政府全面工作,负责机构编制、监察、财政、审计工作,主管市编委、监察局、纠风办、财政局、审计局联系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军分区。

其余几名副市长未作大的变动,只有副市长杨忠吉分管的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以他分管工作过多为由调整给了副市长沈东义,把苏中路分管的交通这一块调整给了杨忻州。

喻明和本以为陆政东一定会拿走的他这个常务副市长的人事权,可在市长办公会讨论时陆政东却只字未提,倒是令喻明和很是松了口气,当然喻明和清楚,财政上他依然是管着,但是真正决定权在陆政东手里,这不管谁当市长都一样。

人事局局长一般来说会由组织部副部长兼任,人事局最终的人事权力还是在组织部手里,那是蒋炳明看得牢牢的一块地方,陆政东还没想过轻易的去触碰。

本来绵西干部拭目以待,以为陆政东这个年轻的市长上台之后肯定会在市长分工这一块掀起一番波澜的,可工作调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结束,令一些热衷于茶余饭后聊天打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地下政治评论观察家”觉得很是遗憾,继而又都期待着市府接下来地变动,当然,这些都是事不关己的干部,而涉身其中的干部,自己的老板现在日子不好过的,自然是希望老板在这样的机会中调整自己,抓住机会,而现在老板春风得意的自然是希望自己的老板不要在这关键时候站错队,或者在局势明朗时能进一步,他们也跟着沾沾光。

而陆政东这样的微调,其实还是有用意的。

杨忠吉和沈东义的调整,沈东义这个人性格比之杨忠吉要柔和一些,是适合做统战工作的对象,而且两人同是一系统的人,要掐也就让他们自己掐去,也算是给两人离间一下,省得两人联手对付他。